最新目录

中美科学家联合发刊:揭示长寿分子代谢机制登

来源:分子科学学报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0-11-02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不管是企业家还是大学教授,这都只是实现梦想、坚持信念的一种角色。”早前,王骏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这样回答记者创办基因港的疑问。可能当时大多数人对这句话不以

“不管是企业家还是大学教授,这都只是实现梦想、坚持信念的一种角色。”早前,王骏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这样回答记者创办基因港的疑问。可能当时大多数人对这句话不以为然,毕竟王骏确实在港中大医学院教授和企业家的角色之间,选择了后者。可从目前看来,或许就会清晰很多。

近日,王骏博士联合哈佛教授David Sinclair的一项实验结果刷爆了长寿分子nmn从业人士的朋友圈。文章指出,他们通过尖端的同位素标记技术,揭示了风靡富人圈的长寿分子对人体代谢产生作用的关键。并且实验还一次性回答了细胞转运等系列问题,。这项研究结果将于近期登上顶尖科研期刊《Nature》杂志。

数据显示,自7年前,哈佛教授发现这种分子在动物模型中可增加老年实验小鼠的生命存活期之后,近几年科学家便一直将实验重点放在探索这种分子的增寿原理上,而对其在人体内的真正代谢机制知之甚少。王骏博士联合Sinclair教授的本次实验,为学界首次揭示这种分子的作用原理,很可能为后期科学家攻克衰老之谜做出重要贡献。

早前,Sinclair在接受波士顿杂志采访时就曾表示,这种分子可将老化的线粒体逆转到年轻水平,还能让实验动物毛发量、光泽度等表观老化基因重现年轻光彩,称其为“距离青春之泉最近的分子”。当时,他们只能确定这种物质的抑制衰老作用和I号辅酶nad+水平有关,认为直接摄入该物质后是通过进入细胞组织产生作用,此次研究才发现肠道是产生作用的第一场所。

作为人体面积最大的器官,肠道有200到300平方米之广,承担着人体70%的免疫工作和80%的毒素消化工作。大量证据表明,人体95%的症状都可从通过肠道菌群解决,是人体一个强大的抗衰老利器。此前,复旦大学胡仁明教授在研究衰老问题时,也提出改善肠道健康是解决老化的重要方法之一。这次实验无疑将为后期学界攻克衰老问题提供新方向。

实际上,这并非王骏博士首次参与相关研究。作为改革开放后首批赴美留学生,在威斯康辛大学攻读博士期间,他就对分子生物研究相当感兴趣。在校期间,王骏常伴HowardTemin教授、OliverSmithies教授等诺贝尔生理学奖得主及酶定向进化技术鼻祖PimStemmer博士左右,共同学习酶法、遗传学领域知识,并希望通过分子生物学给相关领域带来改变。

回国后,尽管王骏在港中大医学院担任客座教授8年之后就带领30多位遗传蛋白、分子生物、基因等领域专家创办了基因港生物科技,从文转商,但其间也一直从未停止从事相关研究。今年8月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他表示,公司每年会投资5000到6000万港元用于酶法技术的研发。目前他们已成为全球第一家也是唯一一家具有完整酶制剂产业链,且在关键领域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公司。

并且,他在辅酶相关领域的研究也可追溯到2007年。当时,王骏注意到这种分子的直接作用机制在人体中用途广泛,不仅是数百个酶的辅酶,生产体内95%以上的能量,还能调控人体数百项代谢反应,于是对其进行过相关研究,但遗憾的是,并没有把它和衰老联接起来。

直到2013年一篇《Cell》的论文才给了他低成本绿色生产长寿分子的灵感。研究指出,美国科学家在实验中发现这种分子把实验小鼠的健康生存时间延长了近0.3倍,引起学界热议。但由于技术壁垒,学界这种物质极稀少,单克达到2500刀。

王骏看到文章的第二天,就召集同事行动起来。从建工厂、做产品、降成本、提质量,4年时间王骏团队未曾停歇,累计研究经费18亿元。2017年中,第一代长寿分子科研应用成果艾沐茵在港科学园亮相,全产业链酶法工艺也让该分子平价量产,成本下降幅度达95%。

对于为什么会花这么长时间研究相关技术,王骏认为,酶法合成具有工艺简单、产品质量高及绿色环保等优势。但因技术成本高昂、不适应工业化生产的环境和条件等原因,一直没有实现产业化。而现在常用的昂贵辅酶ATP、NADA和NADPH等会严重污染环境。

而开发一个具有新功能的新型酶制剂,就能实现高附加值产品大规模绿色生产,并且这其中牵涉到科研与转化。他表示,“如果只是提出理论,无法广泛应用就不是真正的科研。做科研要把所学、所研化为所用,否则就是‘浪费金钱’”。王骏说,这是他创办基因港最开始的想法,也是在大学教授和企业家等角色中一直坚持的信念,他希望利用分子生物这种具有改变力量的学科做点事儿。目前,据Sinclair教授今年2月《Cell》上的一篇论文,王骏创办的基因港已成为哈佛实验室原料供应伙伴,后期或将联合开展更多研究。而此次实验,可能仅仅是个开始。

文章来源:《分子科学学报》 网址: http://www.fzkxxbzz.cn/zonghexinwen/2020/1102/410.html



上一篇:吃红肉为什么致癌?科学家发现了分子生物学证
下一篇:诺贝尔化学奖给了发明“分子机器”的科学家,

分子科学学报投稿 | 分子科学学报编辑部| 分子科学学报版面费 | 分子科学学报论文发表 | 分子科学学报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分子科学学报》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